2021年12月17日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澳门特区政府12月16日正式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涵盖规划期内需落实的各领域重点工作。其中,就如何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何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规划》也进行了相应部署。
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
《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目标之一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
为此,《规划》制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发挥独特优势,融入国家发展。明确了围绕“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中葡平台建设,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增强澳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和平台功能。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有序促进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打造与国际规则高度衔接的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粤澳合作水平,实现共享发展等具体工作要求。
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大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丰富“一国两制”实践,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为此,《规划》从开拓澳门发展新空间、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和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进行了部署。
1、开拓澳门发展新空间
• 横琴是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最便利、最适宜的新空间,是澳门未来发展新的出路、新的机遇、新的希望。设立深合区是国家支持澳门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主动把握机遇,切实做好粤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实现澳门新的发展。
• 深合区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经济适度多元是澳门繁荣稳定的必由之路,深合区将提供广阔空间、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新机遇。
• 深合区是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深合区将为澳门广大居民,尤其是年青一代提供新的创新创业就业机会,提供新的发展舞台。要逐步将澳门的养老、居住、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险等延伸到横琴,实现两地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衔接,为澳门居民拓展优质的生活空间。
• 深合区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一国两制”是澳门的最大优势,充分利用澳门单独关税区、国际贸易自由港地位,以及对外联系网络等条件,结合横琴的空间和资源优势,形成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在服务国家全面改革开放中发挥新作用,作出新贡献。
• 深合区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建立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两制”优势的高水平开放区,加快提升深合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澳门—珠海极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2、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
• 建设深合区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并结合澳门实际情况,深合区将重点推动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和现代金融等产业发展,不断增添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动力。
• 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发展急需的基础设施,建成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深合区立项,鼓励深合区创新主体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标准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依托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合区分部,建设微电子、中华医药、转化医学等研发中心,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推动深合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进一步明确重点产业发展的细分领域和方向,出台鼓励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专项产业政策,加大力度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积极研究布局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快封检测平台。加快布局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和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础设施。
• 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着眼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优化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路径,重点发展中药经典名方制药、中医药检测认证、转化中试、生产制造等业态。充分发挥澳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势资源,支持产业园内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与境内外高校联合开展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载体,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鼓励深合区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发展境外中医药医疗、养生、保健等服务贸易。推动深合区出台“澳门监造”、 “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的申请流程和管理制度,鼓励在澳门审批和注册、在深合区生产的中医药产品、食品和保健品申请使用上述标志,引进澳门品牌产品,在深合区生产,在境内外销售。推动简化澳门外用中成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上市审批流程。探索在内地已获上市许可的澳门中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生产和销售。在深合区推动澳门研制符合规定的新药实施优先审评审批。规划建设深合区钻石宝石产业,大力发展珠宝首饰设计、加工业,培育毛坯钻石交易、切割、打磨、成品加工、零售等产业链,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钻石宝石企业、专业机构,在深合区开展业务。
• 发展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结合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优势,编制深合区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澳门与深合区旅游标准、旅游要素互认互通。在深合区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康复医疗、医疗美容等大健康产业。推动深合区与澳门合作举办国际化程度高、影响力大的音乐节、电影节、艺术节、体育赛事、电竞赛事等活动。推动优化港澳游艇入境深合区手续,与深合区共同开发精品游艇跨境环岛游等项目。与深合区共同积极筹办国际高质量消费博览会暨世界湾区论坛,落实为参加深合区与澳门跨境会展工作人员、专业参展人员和持有票务证明的境内外游客办理多次有效签证(注)政策。在深合区建设高质量进口消费品交易中心,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商品和服务等品牌设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店、旗舰店、体验店,构建高质量消费品交易产业生态。在深合区加快建设中葡国际贸易中心,为葡语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商品交易展示、国际贸易往来、数字贸易发展、中小企业孵化服务等搭建平台。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吸引数字领域知名企业在深合区开展创新研发和运营应用等业务。
• 发展现代金融业。充分发挥澳门对接葡语国家的窗口作用,支持深合区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以跨境资本离岸业务为特色,加快人民币离岸在岸结算,以及对澳对葡跨境融资等金融创新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深合区设立多币种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基金设立提供便利化的商事登记服务。吸引外资机构在深合区设立有关基金,引导创投基金和私募基金加大对深合区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先行试点,推动符合条件的澳资金融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清算业务。在深合区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工作,推进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试点工作。鼓励深合区内企业和机构在澳门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推动在深合区全面降低澳资金融机构设立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等机构准入、准营门槛。在深合区内相关机构探索创新发展跨境融资租赁业务和国际保理业务。推进在深合区开展跨境机动车保险“等效先认”,优化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条款、费率。
3、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
• 把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聚焦深合区最关键、最核心的政策,改革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最大程度释放政策潜力,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
• 构建以“分线管理”为基础的监管创新模式。按照深合区发展新要求,与广东省共同修编《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在贸易、投资融资、财政税收、金融创新、出入境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探索建立以“分线管理”为基础的制度规则体系。研究对深合区与澳门之间经“一线”进出的货物,实施备案管理,进一步简化申报程序和要素。研究 “二线”口岸的设置形式及提出相应的监管办法,确保货物“一线”放开、“二线” 管住。人员进出方面,根据“一线”、“二线”的设置,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更加方便人员进出横琴。
• 创新跨境金融监管模式,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提出构建深合区金融监管模式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资、融资便利化水平。
• 改革突破有利产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制定出台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逐步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完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打造与澳门趋同的税收环境,研究制定相关优惠细则。制定引才政策措施和人才的具体认定标准,大力吸引“高精尖缺”人才,促进境内外人才集聚和高度便利进出深合区。
• 强化法治保障。协同广东省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相关立法工作,充分发挥 “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用足用好澳门自由港和珠海经济特区的有利因素,在遵循宪法和基本法前提下,逐步构建民商事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的制度体系。加强立法工作,为深合区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 推进民生领域的政策创新。特区政府将加快推进“澳门新街坊”项目建设,争取于2023年中竣工,可提供约4000个住宅单位和车位,并设有200多个人才房;配套设施包括商业铺位、幼儿园、小学、卫生站、长者服务中心、家庭社区服务中心,将为澳门居民在横琴和大湾区工作、学习及生活创造便利生活环境。特区政府将为在 “澳门新街坊”学校就读的澳门学生创设更优惠政策,提供优于现有在粤就读澳门学生的津贴。推动创新创业就业的澳门青年同步享受粤澳两地扶持政策。
• 加强体制和组织保障,加快构建并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组建深合区开发管理和执行机构,粤澳双方根据需要组建开发投资公司,配合执行机构做好开发建设工作。加快构建并不断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分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深合区建设。做好宣传、招商等配套工作。协同广东和珠海共同做好深合区重大政策宣传,协力开展全球招商工作,持续优化投资“一站式”服务,为到横琴发展的企业提供更好的跟进和支援服务。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规划》提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升引领带动能力,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互补,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和责任。
为此,《规划》从有序促进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探索区域合作规则机制对接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进行部署。
1、有序促进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 完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青茂口岸建设并启动通关,推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实施。透过科技手段,优化口岸通关设备,致力为居民及旅客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促进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透过便捷的通关设施及措施,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生产要素流动。
• 建立海关一体化的智慧通关服务平台,提升智慧通关水平。便捷贸易物流进出,推动电子报关的应用及发展,建立“粤澳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内地与澳门报关资料的推送对接,推动通关便利化。
• 便利个人跨境投资活动,深化区域金融合作。落实“跨境理财通”政策,实现澳门与内地理财投资产品市场的互联互通。扩大澳门移动支付工具和粤澳跨境电子直接缴费系统在内地受理使用范围。加强对内地自由贸易账户的宣传和推广,积极争取跨境融资便利化。
• 持续推进和完善“澳车北上”,透过一站式网上平台服务,实现全程电子化办理;推进“澳车北上”等效先认保险方案落地。
• 落实科研物资于大湾区的便捷流通。支持内地透过税务减免或豁免行政许可等政策措施推动跨境科研物资和设备共享。进一步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和生物样品在大湾区跨境便利使用,推进“人类遗传资源”过境澳门试点相关工作。健全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推动粤港澳三地超级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
2、探索区域合作规则机制对接
• 争取早日成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为市场创造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
•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经贸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规则对接。协助澳门企业用好用足 CEPA 优惠政策到大湾区开拓商机。深化澳门企业在跨境电商方面与内地企业的合作,推动本地及葡语国家优质产品更加便捷进入内地市场。提高粤港澳三地互换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的效率,打击跨境侵权案件。在现有的粤港澳三地海关联络官机制下,推动建立粤港澳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提高食物安全防控能力。提高与相关国家标准的接轨程度,推进建立大湾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每年更新或增补不少于一项食安标准。
• 分阶段推出在线查证公证文书及登记证明的服务,便利公证文书及登记证明于内地使用,减轻查证成本及提高可信性。
•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纠纷解决机制对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透过大湾区法律部门联席会议设立的调解工作委员会,三地法律部门将落实大湾区调解员资格标准,探讨建立三地互认的调解员(或仲裁员)共享名册或名册库。
• 建立跨域消费维权网络,与大湾区各城市建立消费纠纷个案转介与处理合作机制。协助转办内地消费者及葡语国家消费者在对方管辖的地域内发生之消费纠纷。进一步加强在线对接,方便澳门居民和湾区旅客的消费维权。推动金融业界完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支持行业组织与大湾区的金融消费纠纷调处机关进行对接,加强大湾区内金融监管机构的信息交流及共享。
• 加强与珠海市的公共法律服务合作,就珠海市向澳门居民提供法律援助进行可行性研究,保障当地澳门居民的合法权益。
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 对接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拓展澳门居民生活发展新空间。配合国家的政策,粤港澳大湾区九市指定的医疗机构在广东省审批后可使用临床急需、在澳门注册的药物和政府已采购的医疗器械,以有利于在大湾区内生活的澳门居民得到适切的治疗。继续鼓励澳门居民加入内地基本医疗保险。强化社会保障衔接,推进大湾区跨境养老合作。确保在大湾区内各城市工作及生活的澳门居民的双层式社会保障权利不受影响,协助推动合资格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社会保险制度。
• 落实澳门与内地高教领域学历互认便利措施,进一步提升澳门学历的认受性。探索创新合作办学模式,支持澳门高校到内地开展各类合作办学及教研项目。
• 推进职业资格互认,支持澳门居民在大湾区创新创业就业。积极落实 CEPA 在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进一步争取取消或降低对澳门服务提供者的准入门槛,放宽对专业资格资质的限制。探讨进一步放宽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申请门槛以及业务范围的可行性,协助澳门律师在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
• 建立与内地沟通机制,促进澳门社工到内地发展,逐步加强社工专业制度的推展工作。争取让取得认可的澳门工程建设咨询服务机构及人士在大湾区内地九市直接开业。
• 加强与大湾区城市在职业技能认定方面的合作。配合内地“职业技能等级”及“专项能力考证”制度的推行,在现有项目基础上拓展更多元及更高级别的“一试多证” 考证课程及技能测试。高等院校将开办“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培训和考核,以及更多职业资格相关的培训课程,建立考试基地,在大湾区率先推广应用澳门制定的相关标准。
• 鼓励增进三地青少年交流交往。拓展澳门与大湾区青创孵化机构的合作,为澳门青年提供适切的创业支援和专业顾问咨询服务,开拓澳门青年企业家的营商网络。加强大湾区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商业对接及洽谈机会,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发展。
此外,《规划》在对深化中葡平台建设进行部署时提到,发挥澳门在大湾区葡语教育方面的引领作用,深化“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建设。同时积极发挥中葡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中心的定位和角色的作用,与大湾区的青年创业孵化机构联动,组织交流考察及商务配对活动。以及建立澳门—葡语国家研究智库联盟,统筹发挥澳门与大湾区及内地高校葡语人才资源的作用。
《规划》还提出,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提出要发挥海外驻点的作用,推广澳门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一程多站” 等旅游产品。
以参与建设大湾区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
《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澳门将积极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以积极参与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抓手,在巩固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结合澳门实际情况,积极培育发展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重点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增强澳门经济的发展动能和综合实力,巩固提升特区竞争优势,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积极培育重点产业是澳门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策略。《规划》明确,澳门要依据自身城市定位,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独特作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机遇,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产业为抓手,推进产业结构适度多元合理布局,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扩阔居民就业空间。
此外,《规划》还提出,加快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加快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全面提升粤澳合作水平,打造与国际规则高度衔接的营商环境。
为加快发展现代金融,《规划》提出多项措施。其中,在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方面,《规划》要求推出更多吸引内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以及葡语国家企业来澳发债融资的政策措施。
推动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是《规划》提到的一项重要任务。《规划》明确的任务包括: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和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参与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支持澳门高等院校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其科研、产业资源,共同申报承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等。
《规划》在对推动文化及体育产业发展进行部署时提到,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为澳门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契机,打造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的体育品牌活动,搭建联合办赛平台。与广东、香港共同筹办 2025 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发挥全国运动会对体育产业的拉动作用。
为巩固提升综合旅游休闲业,《规划》提出,深入推进会展业国际及区域合作,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一带一路”、中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等元素,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提升会展商贸服务专业水平,推进本澳会展商贸朝向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还提出,用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关办展参展人员跨境往来的便利政策,积极通过“一会展两地”等方式深化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会展业合作。
此外,《规划》还对推动其他行业实现新发展进行部署。提出通过落实《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拓展毛坯钻石贸易,结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机遇,打造毛坯钻石、宝石交易服务平台。同时支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争取国家支持澳门注册、在横琴加工生产的中医药产品、食品及保健品进入大湾区等内地市场便利销售。
另外,《规划》提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能力。在部署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时,《规划》特别提到要全面检讨《中小企业援助计划》及《青年创业援助计划》的成效及内容,将研究在增加资金跨境流动的可操作性和加强有效监控的前提下,放宽支援措施的使用范围至大湾区。
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区域合作
《规划》多次提到区域合作的有关内容,其中包括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在多个领域上的合作。
1、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规划》提出,积极配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总体发展战略,推动节能减排和源头减废,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防控,完善环保基建,在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间保持平衡协调,建设绿色、低碳、宜居澳门。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其中,在加强环境保护区域合作方面,《规划》提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固体和危险废弃物处置的区域合作,并完善自身预处理设施。此外,《规划》还提到共同保育大湾区生态系统,构建区域生态格局。促进大湾区生态建设,完成不少于 120 公顷山林优化工作。保育中华白海豚,与广东省建立中华白海豚资料通报机制,共同保育大珠三角生态系统等工作。
2、司法领域合作
《规划》强调推进区际及国际司法合作。特别提出要加强与国家其他地区的司法合作,积极推动司法合作安排的磋商工作。推进与内地关于仲裁程序的法院保全措施的磋商,促进仲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应用。
3、区域联防联控合作
《规划》要求增强区域间的联防联控合作。提出加强区域警务合作和深化与内地及周边地区各项城市安全的联防合作机制。包括参与区域联合执法行动,预防和打击跨境犯罪。研究建立大湾区应急协调机制,参与构建“大湾区警情通报平台”、“交通违法信息交换平台”。在各口岸举行跨境消防救援联合演习,强化联防联控及应急联动。与广东省及珠海市建立海上执法联络和行动机制,加强海上合作演练等任务。
4、健康领域合作
《规划》提出,特区政府始终将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致力完善本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推动落实“预防优先、妥善医疗”的医疗卫生政策,推动发展体育事业,综合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为此,《规划》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为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规划》提出,通过区域合作强化传染病的联防联控。包括积极参与邻近地区的传染病防控演习,加强与大湾区城市及内地其他地区的协调和联动安排,不断推动传染病防控机制的有效运作。充分利用粤港澳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推进公共卫生讯息的互通共享,建立受染病例联合处置机制,协商口岸防控措施,完善卫生检疫机制,共同采取联防联控策略。
《规划》还强调加强区域医疗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内地医疗机构的合作。包括致力拓展与广东省尤其珠海市在公共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控、中医药发展、医疗人才培训等领域的合作空间。鼓励业界、专家学者等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和健康的合作项目。同时,继续支持澳门医生报考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及在内地执业,邀聘具丰富经验的内地医生来澳进行手术等医疗指导,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高水平医院的合作,促进医疗人员的交流。
加强区域间合作,交通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规划》强调大力优化城市交通治理。在完善海陆空交通网络方面,特别提出集体运输系统是澳门连接大湾区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长远也是本澳日常交通出行的组成部分。特区政府有序推进轻轨系统“一站三线”建设:完成凼仔线延伸至妈阁站、横琴线和石排湾线,启动东线工程项目,继续扩大轻轨服务区域。
推进文教青年人才工作
《规划》十分重视推进文教青年人才工作。提出充分发挥澳门中西文化汇萃的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致力推动教育工作,支持青年发展,提升居民综合素质;培养和引进人才,回应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推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落实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基地”的角色定位,着力建设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在既有的品牌活动基础上,打造文化论坛,邀请各地专家、学者持续进行系统交流,促进文化的推广及传播,为中华文化的创新注入活力,也为多元文化互鉴提供更大的空间。
此外,在加强青年工作方面,《规划》提出,积极发挥大湾区的区域合作优势,加强青少年交流学习,推进有关宪法和基本法、中国历史、民族文化、国家安全的教育工作。
延伸阅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有关
《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内容
↓↓↓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